煤田地质与勘探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1-1986
国内刊号:61-1155/P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2676 人次
 
    本刊论文
探析煤田勘查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摘要]当今社会生产的飞速发展和我国的经济的高速增长越来越依赖于矿石资源,近年来,国内对矿产的需求不断高涨,矿石资源的紧缺性越来越严重,而且随着地表的露天矿越来越少,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的需要,我们必须加强对于煤田的勘察工作,对于煤田勘查工作中的问题要加以研究和总结。本文将通过《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要注意的问题、勘查地质设计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报告编制要注意的问题这三个方面对煤田勘查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论述,希望给读者一定的启示。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1/view-5351347.htm
  [关键词]煤田勘查 勘查工作 问题 
  [中图分类号] P641.4+6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3-153-2 
  1《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要注意的问题 
  1.1明确每个勘察阶段的基本任务和内容 
  一般情况下,我们将煤田勘查划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由于每个阶段的勘察内容和任务不同,因此每个阶段的工作程度,对于煤田勘察的水文、地质要求也不同,在进行勘查工作前,要明确每个阶段的主要勘察内容。比如在煤炭的普查阶段,要对于煤田的基本地质形态和构造结构进行初步的估计和调查。在详查阶段则需要对于煤田的基本形态进行查明,控制可能影响井田划分的构造,评价构造复杂程度。 
  1.2先期开采地段与初期采区的划分 
  根据《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我们需要对先期开采地段与初期采区进行划分。所谓先期开采地段,是指已经满足煤田矿井设计的生产能力和相关的服务能力的开采区域。而初期采取是指已经具备了开采要求和能力,最早开发的矿区或是我们所说的首采区。 
  1.3选择钻探工程基本间距的要求 
  (1)认真研究井田的构造复杂程度与煤层稳定程度,按其中勘查难度较大的一个因素,选择井田钻探工程基本线距。 
  (2)构造复杂程度类型的划分,原则上以井田为单位,当井田内的不同地段有显著差异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 
  (3)当一个井田内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煤层稳定主要程度类型时,应以资源量或厚度占优势的那一部分煤层稳定类型,选择基本线路。(也就是主采煤层)。 
  (4)基本线距和工程密度只能反映对地质情况的揭露程度,而不可能反映地质工作的研究程度。所以,在确定块段资源储量类别时,必须在一定的基本线距和工程密度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的分析研究,根据块段的地质条件,按对类别条件的满足程度划分资源储量类别,绝不能机械地按基本线距来划分各类别资源储量。 
  (5)在普查阶段一般按“控制的”钻探工程基本线距扩大一倍,圈定为“推断的”资源量。 
  2勘查地质设计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 
  2.1编制勘查设计的准备 
  (1)煤田的勘察工作一般分为两种性质的勘察,一种是国家组织的专门勘察,一种是投资企业对于已经承包的矿区的一种勘察,后者的勘查必须了解投资者勘察的主要目标以及勘察的重点,在这个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勘察手段对煤田进行勘察,但在勘察过程中要符合相关的工作方法、技术手段以及质量技术勘测标准,对于勘察的费用要进行合理的控制。 
  (2)在对煤田勘察之前,要对于将要进行煤田或是矿区的相关的地质材料、勘查区地质资料和以往勘查工作成果等进行收集和总结,再结合附近矿区的地质环境进行综合评定和分析,做好勘察设计的资料准备工作。 
  (3)负责勘查设计编制工作的部门要明确部门职责,合理分配任务,设计主编人员要做好领导和指导工作,深入矿区进行调查,对于所要勘察的区域要做到最大程度的了解,包括地形、地质情况等等,并做好相关的地质评价工作,这样既可以有效的保证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保障勘察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4)在勘察工作之前,设计主编人员必须与勘查项目投资者和煤矿设计和生产建设部门取得联系,以便更好地了解煤矿建设的各项具体规划和设计意图。 
  2.2做好原始材料的全面、细致的审查工作 
  所谓“三边工作”是指在媒田的勘察过程中,“边勘查施工,边分析研究资料,边调整修改设计方案”,做好地质的“三边”工作可以有效的保证勘察效果,但是做好“三边”工作的基础就是对各种原始材料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查。 
  (1)在对煤田进行勘察工作之前,需要对于勘察区做好相关的资料准备工作,对于矿区做好基本的地质构造评价工作。同时要根据地质条件选取适当的勘测技术手段。目前我国现有的煤田普查与勘探的技术手段主要有遥感地质调查、地质填图、坑探工程、钻探工程、地球物理勘探五种勘探手段。每一种技术手段都有其适应的条件和优缺点,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对于勘察工作中已经记录的矿井基本现象以及勘察数据记录等要做好及时的检查,要保证一手资料的准确、全面,对于勘察过程中的所制作的勘察设计图要符合《煤田地质填图规程》的相关要求。 
  (3)对于勘察工作开展过程中所涉及的工程测量方法与精度、钻探工程原始记录和岩芯鉴定、测井质量、各类样品以及地质孔的抽水检测等都需要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2.3地质资料的编录与整理 
  地质资料的编录和整理是对勘察结果的一种总结,也是对勘察资料的一个整理的过程。它主要包括对于动态图表、基础图表、专题研究图表三大类的编录和整理内容。其中的动态图表主要包括地质调度图、采样点分布图、施工动态表等基本内容,它们都是勘察过程中所必需的材料或是勘察结果的一种表达形式,比如通过地质调度图,我们可以充分的了解和掌握施工顺序、进度、和质量情况,并将地形、地质情况简化,有效的指导了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当然对于煤田勘察这样一个复杂而又难度较大的工作,需要编录与整理的地质材料还有很多,但是系统、全面、准确一直是我们所追求的。 
  3报告编制要注意的问题   在勘查中要严格注意各项工作质量,地质勘查报告按规范要求进行编制,勘查报告必须客观、真实、准确的反映勘查工作所取得的各项和成果,编写内容和重点符合规范规程的要求。以下将简要论述在地质勘查报告编制中主要的几种常见问题。 
  (1)报告名称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即地名、矿种、阶段。名称一定要简明清楚。它的基本格式是:��省(市、自治区)��县(市、旗或煤田)��矿区(井田、勘查区)煤炭��(勘查阶段名称)报告。 
  (2)要注意报告开头的400字的摘要。根据新要求,新规定,各类资源储量报告均应在报告正文的开头加附不超过400字左右的文字摘要,这点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摘要内容应该具有宏观性、总结性,能够简洁明了的总结每一次的勘查任务。 
  (3)在勘查报告正式编制前,报告编写负责人要结合勘查区实际及勘查阶段的要求,在充分考虑地质勘查、设计、建设生产和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拟定切合实际的报告编写提纲。 
  (4)勘查报告的目的任务要简单清晰,位置、交通及矿权设置情况要简要清楚。勘查区或井田与最近县(市)的方位角度、直距,行政区划、经纬度要标记清楚,并列出各勘查许可证范围坐标,列出合并后勘查区范围坐标,勘探报告还要列出井田范围拐点坐标。 
  (5)报告编制工作前会对勘察的工作进行验收,验收中发现重大问题的,要在编制报告前予以解决。没有经过野外工作验收的,不能进行报告编制阶段。组织在对勘查区工作程度和基础资料质量的验收过程中要出具书面验收意见。 
  (6)以往地质工作表述煤田发现到本次勘查期间进行的地质勘查工作。地质报告的评审备案情况,主要工作量、质量、主要成果、存在主要问题等。在前期报告基础上提高勘查程度的本次勘查工作,一定要注意表述前期勘查工作的勘查类型和依据。 
  (7)报告中所涉及勘查工作的总结部分或评述部分要具体、全面,不能太笼统,要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保证报告的质量。要有能够反映质量的具体数据,例如钻探工程质量,煤芯长度和重量采取率等,按钻孔验收标准进行逐项评价,可列表。还要综合评价,对于不合格煤层点或废孔位置分布位置要表述清楚,是在什么类别资源量区均要表述清楚。 
  4结语 
  煤炭资源越来越少,煤田开发一个少一个,而煤田地质勘察越不能丝毫懈怠,勘察的手段也在日益多样化,科学化,科技的应用程度再也不断加深,因此我们采矿人要在不断增强自身素质的同时还要了解煤田勘查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争取为企业、为社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参考文献 
  [1] 李季三. 对建立煤田地质勘查基金的浅见[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1988(02). 
  [2] 张平,陈浩. 钟姑地区找矿远景及工作方法[J]. 现代矿业. 2010(12). 
  [3] 高锦宁,�锦新. 工程地质勘察必须注意的几点事项[J]. 林业科技情报. 2011(03). 
  [4] 王泽轩,赵明坤,尹世才. 通许找煤区构造特征及控煤构造样式浅析[J]. 中国煤炭地质. 2009(12). 
  [5] 姜松,朱文伟,苏永荣,韩锋,孙贵. 安徽省两淮地区煤炭资源地质条件分区、分等初步研究[J]. 中国煤炭地质. 2009(12). 
  [6]曾培炎在国务院召开的部分省区地质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全面增强地质勘查力度 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J]. 国土资源通讯. 2005(23).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煤田地质与勘探》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煤田地质与勘探》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